当前位置:文秘吧教学教案内容页

和教案模板下载3篇(教案模板免费下载)

2022-12-14 21:24:01教学教案访问手机版

下面是文秘吧小编整理的和教案模板下载3篇(教案模板免费下载),以供借鉴。

和教案模板下载1

少 儿 英 语 教 案 模 板

一、Teaching Demands and Aims(教学目标)

二、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教学重点)

1、words

2、sentences

3、grammars

三、Teaching Aids(教具)

四、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Greeting(问候)warm up(热身)Review(复习)New Leon(新课)Step One: Step Two: Step Three: Follow up(叮咛)

五、Homework(作业布置)

作 业 的 布 置

一、书面作业

1、每节课后教师可适当选择课后习题(书本或课外参考书)及字母作业。

2、低年纪的孩子适合听磁带读课文、画图、连线、写字母等简单作业;每学期两次测试:半期考和期末考试。

3、高年纪的孩子要求抄单词、背单词、背课文等书面作业;每节课前可做适当的听写练习;每个月可做适当的单元测试;期间两次大考:半期考和期末考。

二、磁带作业

1、适时布置(条件允许可每周一次):将本周学习的内容录进磁带,下周上交。

2、录制要求:首先让学生和老师打招呼,接着报朗诵单元,然后录作业内容,最后与老师说再见。(如:Hello! am Go is Unit 11??? Goodbye!Amanda!)

3、听音修正:

(1)书面记录:边听边把学生的错音登记在学生手册上。(2)修正过程:

A:打招呼,先表扬肯定,后提出错误,注意错音的跟读 B:说悄悄话,增进师生感情交流 C:提出问题。

D:结束Say:“ Good bye!”

三、电话教学

1、时间安排:每月两次的电话教学,每生教学时间不超过8分钟。

2、教学内容:

(1)本周学习单词及课文的朗诵。(2)词句的翻译。(3)疑难解答。(4)家长的经验交流。

和教案模板下载2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一、课堂学习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

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3、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课外拓展: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

材料一:《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 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材料二:《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明确:《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二、课后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笃()恸()舆()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子敬素好琴()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乃英雄也()

3、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

(1)语时了不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舆来奔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 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

和教案模板下载3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面积的认识和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两个内容。下面给大家分享《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常用面积单位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主题图)

师:小明家要买新房了,大家看,他们一家笑得多开心呀!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1、师: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比较房间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摆一摆的方法,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发现。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

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活动二:

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晚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3、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动三:

1、认识平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2、学生操作、感受。

(1)画出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边较小物体的面的面积。

3、认识平方分米

师:请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操作,会感到太麻烦,质疑,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呢?

师介绍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并感受它们的大小。

4、认识平方米。

(1)介绍1平方米有多大。

(2)画出1平方米的大小。

(3)让学生站一站,看大约站多少名同学。

课堂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思考,回顾学习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学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生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侯老师刚买了一套住房(出示课件),你们想了解点什么?(学生回答。)

情况一:若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价值。

师:同学们有的想知道……,有的想知道……,这是新房的平面设计图,从这个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情况二: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价值。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事情可真多,这是新房的平面设计图,仔细观察这个图,你知道了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房间是有大有小的。)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有的房间大,有的房间小,房间的大小指的是面积的大小,客厅大也就是说客厅的面积大,卫生间小是指卫生间的面积小,那你能说一说,客厅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是指地面的大小。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房间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比如,餐厅地面的大小是餐厅的面积,厨房地面的大小是厨房的面积。

师:再比如说,你看,这里是我手掌的面,那么这个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我手掌的面积。那你们的手掌面呢?谁愿跟我比比,谁的面积大。

师:你来,同学们看,谁的面积大?

师:同位互相比一下。

师:其实,周围物体的面也有大有小。现在大家可以任意找一找,比一比。然后互相说一说,看看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小。开始吧。(学生小组自由探究。)

师:谁来说一下,你们比较的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小?

学生交流(学习重叠法的语言:这个同学是把这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来进行比较的,他发现垫壳的面多出一部分,所以就说垫壳的面积大,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可以叫它重叠法。)

师:刚才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图形,你们看,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课件出示),这些图形的周围都是封闭的,我们叫它封闭图形。这些图形也有大小吗?

师:你能看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哪一个大吗?圆形和三角形呢?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我们可以说正方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圆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你能说出在这四个图形中哪一个的面积最大吗?

生: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二、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师:刚才有的面的面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小,那你觉得餐厅和厨房哪一间的面积大呢?现在我们就想办法来研究一下,好不好?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在信封里装着,可以利用这些学具摆一摆,数一数,看它们的面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好吗?看哪个小组能最先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活动并汇报。(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有几种情况)

展示摆的好的小组,正确的摆法有以下情况:

红纸 绿纸

正方形 12 12

圆形 12 12

长方形 18 18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组是这样摆的,(出示错误的一组)你能说说你们比较的是哪张纸的面积大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答)

师:那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师:找同一小组同学说:那你认为怎样就合适了?

引导学生说:要用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叫面积单位。

刚才,我们用到的正方形、长方形都可以看作一个面积单位,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想不想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是怎样规定的?请带着这两个问题看数学课本73、74页,从这里边找到答案。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

学生看书后小组互相说说这两个问题。

师:谁来告诉同学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几个?(学生回答。)

师:你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吗?

师:你能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平方厘米吗?(师贴1平方厘米)

师:量一量,看它的边长是不是1厘米?在你的脑海里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看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跟你的同位说一说。(学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了。现在你估计一下,这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有几个1平方厘米呢?

生:5个。

师:5个1平方厘米也就是几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你认为橡皮这个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还有谁想说?

是: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1平方厘米摆一摆,看你们的估计是否正确?

学生小组合作验证。

师:刚才,咱们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很快测量出了橡皮的面的面积。请你想一下,如果用它来测量这张桌子的面积,你觉得怎样呢?(学生答。)

师:对呀,太小了怎么办?你觉得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师:你能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平方分米吗?(如果学生举起1平方分米就说,你知道这是多少吗?)

师:祝贺你们,找对了。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学生量。)

师: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学生找。)

师:想一下,用1平方分米可以测量哪些面的面积呢?(学生答。)

师:如果用它来测量操场的面积,你感觉怎样?

师:你觉得用哪个单位来测量操场的面积比较合适呢?

生:平方米。

师:你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

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1平方米,看大不大。

师给学生展示1平方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1平方米,好吗?(学生交流。)

师:估计一下,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师演示。)

师:看一下,1平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个人,好吗?

三、小结,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咱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四、巩固练习

师: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邮票和课桌面的面积。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收获不小,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还了解了面积单位,并且也学会了用测量的方法知道一些表面的面积,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计算的方法来知道物体表面的面积,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好吗?

五、评析

《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展现了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中,理解和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概念。

课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概念,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动手摸面体会比较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习的长度加以区分比较。

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理解要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

2.巧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想办法比较红、绿两张纸面积的大小,使学生产生了认知矛盾的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比较面积方法的强烈愿望。教师很好地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在摆一摆、量一量、数一数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从而体会到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这一系列的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建构,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3.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这些面积单位进行实际测量、估测,有利于学生对各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估测能力的培养。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历、体验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和建立面积单位的规则。

3、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初步认识并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体验、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各一张、三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彩纸

学具:每组两个学具袋,一号袋:一张黄纸(长21厘米,宽6厘米),一张红纸(长15厘米,宽9厘米),小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若干;二号袋:一平方厘米的小纸片若干,一平方分米的彩纸和接近一平方分米的彩纸各一张,尺子、剪刀。

教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屏幕出示课题)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吗?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想知道它的哪些知识?(生提问题)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进入今天的知识殿堂吧!

二、观察比较感知面积的意义

1、物体表面的面积

(1)看一看

课件出示书上71页两幅图,生回答小精灵的问题。

(2)摸一摸

每个物体都有面,请你从身边物体中找一个面摸一摸。

(3)比一比

比较刚才摸的这些面,你有什么发现?

(4)形成概念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

(1)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物体的表面不仅有大小之分,它们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如果把物体的一个面描画下来,就得到了我们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生:封闭图形(课件出示)师:如果让你给他们涂色,要求最快涂完,你会选谁?为什么?

(2)下面两个图形,(课件出示)你能比出它们谁大谁小吗?怎样就能比出大小了呢?生说师演示。

师:不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封闭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

3、揭示面积概念

让学生完整地说出面积的概念。

三、动手操作统一面积单位

①观察法

出示两个长方形(出示教具)

师: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一眼就能看出来?

②重叠法

师:你还能看出这两张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吗?

师:凭观察很难判断出大小,怎么办?用什么方法就能知道?

生放在一起比较

师:就是重叠在一起比较出了面积大小,这是一种比较面积大小的好方法

③动手拼摆法

A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图形,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生:重叠后先剪再比,生评价)

师:对于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有人说黄纸大,有的说红纸大,还有的说一样大?看来,直接观察或重叠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都有困难,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比较大小?(思考:究竟谁大谁小呢?)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样两张卡片和各种形状的学具,大家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量一量,验证自己的判断。

B师提出活动要求:

①由小组长负责,各组内成员要有分工、有合作、有交流。

②边摆边交流边记录。

C小组活动,师参与收集反馈信息

D汇报交流:课件配合演示

生说师反馈。

师:比较出结果的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比较的结果?先说你们组比较的结果,再说说你们的理由,一生汇报,其余评价,师出示用不同形状来比较的课件,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也就是说,比较面积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生答)用到的学具大小要怎样?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小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那么,作为面积单位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还是去请教一下课本吧!

四、自学课本认识面积单位

1、自学课本73、74页,(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2、生看书师参与指导

3、生汇报学习收获

师:你从书上学到了哪些面积单位?(师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A:认识平方厘米

师:平方厘米是怎样规定的?实物贴在黑板上。

生:请大家从2号学具袋里拿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应该是多少?

量:验证边长是不是1厘米

画: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比:想一想,身上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估:有1平方厘米的帮助,我们就可以测量一些物体的面有多大了,这个火柴盒(师出示火柴盒)这个火柴盒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先估再量。

B:认识平方分米

师:如果继续用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来测一测数学书的封面有多大,你感觉怎样?1平方分米有多大呢?书上怎么说的?

找:从学具袋中找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看它有多大?想想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面是1平方分米?

比: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剪:请大家拿出剪刀,用你的彩纸剪出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注意:不要拿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去比,也要用尺子量)

生动手剪后,高举作品。

师:拿出那张1平方分米的纸板和你剪的比一比,自己评价剪得怎样?

估:数学书封面面积大约是多大?动手测量。

C认识1平方米

师:刚才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很方便地测出了数学书的面积,若想知道这个教室地面的面积,你感觉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怎么样?用哪个面积单位合适呢?(生:平方米)

师:1平方米有多大?书上怎么规定的?想像一下,1平方米大概多大(生比划)(板书)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1平方米,想不想看看,大吗?身边有1平方米吗?

师:做个小游戏:老师把1平方米的纸铺在地上,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平方米1有多大?(找一生体验感受)

如果找小朋友站到这上面来,你估计能站多少个小朋友?

五、结合实际综合应用

1、填合适的单位

2、小故事

3、拼一拼

六、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用今天学到的面积单位测量祖国的面积,合适吗?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呢?请大家课后查资料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