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吧工作报告内容页

【必备】社会调查报告4篇

2023-05-04 18:21:01工作报告访问手机版

社会调查报告 篇1

实践背景:或许我们年少轻狂,一路上纵情欢歌;或许我们涉世未深,一张张青春的面庞写满向往;或许我们胸怀信念,一双双眼眸深处洋溢虔诚;我们忘记了一路颠簸的辛苦,在我们的眼里,没有小山村荒凉的景象,没有人烟稀少的孤寂感!我们拥有的是年少的轻狂,激昂的斗志和热血的情怀.还未来得及酝酿好心情,我们已踏上那片青土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汽车终于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初步走访,我们了解到当地的一些主要情况。我们走家串户,走访留守儿童在家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学校给孩子们带去了书籍、文具及衣物等,并在校长的亲自陪同下冒雨发放到儿童手中。

实践内容:我们分别针对该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卫生、思想状况等方面,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开办学习辅导班等方式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了零距离接触,调查结果如下: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1、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根据调查,留守儿童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为主,也有父母亲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留守家中。

2、由于村庄面积较大,房屋密集度小,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平日相互来访较少,直接造成留守儿童的封闭心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瑕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常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

3、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为主。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有一小部分跟近亲住在一起,还有极个别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的保护和意识。

4、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能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父母关爱不够。据调查了解,父母亲常年累月在外打工,一周、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都难得打一次电话、写一封信、寄一本学习用书,不能很好地和留守儿童维系亲情,沟通思想,鼓舞上进。有的留守儿童还会因为长期与老人住在一起,产生“隔代亲”现象,导致父母和孩子感情不深,彼此之间产生隔膜。

2、教育问题日趋明显。一是监护人教育难有实效。留守儿童多是隔代监护,祖辈与孙辈之间年龄相差在40岁以上,思想观念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加祖辈多数受教育的不多,甚至有文盲的,因此是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难以引导孙辈进行正常的学习。二是学校教育无法到位。留守儿童上学的地方离家里都比较远,上下学要在路上占相当多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多,老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家访。

3、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4、监护人精力能力不够。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往往是女性或者是祖父、祖母等年纪较大的人,这部分人或者由于忙于其它的事或者由于要同时监护几个小孩或者是年龄较大而精力不够,投在留守儿童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其次,不少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他们的表达能力不够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不够了解,不能给予他们必要的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的帮助、指导,不能在学习上予以辅导。

5、从对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的态度来看,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外出表示理解,小部分对父母外出的态度是无所谓,而当他们在和父母多呆一起和家里的经济情况能变好之间选择时,绝大多数的儿童选择和父母多呆一起,少数表示无所谓。在看待父母的外出是否影响自己的性格时,一半的儿童认为有影响。

(三)措施及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零距离接触,和留守儿童进行了心连心的交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努力学习,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影” 。力争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用真爱抚慰留守儿童脆弱的心,用真情为他们指明前进的道路。但是对于广大的留守儿童来说,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的关爱仅是一种弥补,是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一种弥补而已。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非常必要。建立起一个以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为中心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特别是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是有效填补留守儿童内心对爱、对亲情缺失的一种方式。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1、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要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3、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在社会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对帮扶,也可以建立家长代管制度,教师要真心实意地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驱除他们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追求。

4、家长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

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

1、锻炼品质,历练人生,大力弘扬奉献精神。短短几天里,我们和孩子们进行了零距离的内心交流,我们将爱带进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我们让爱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中得以传承。我们匆匆走过,收获的不止是美丽的风景。我们更多的是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感动和快乐,难忘的经历是人生一笔财富。

2、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我们此次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活动自始至终都得到父老乡亲的支持与配合。无论是队员们的吃住问题,活动的宣传,或是深入留守儿童家庭的调研,抑或是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活动,当地群众都热心的帮助我们,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此次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事,学会了用真诚和微笑去帮助和感谢他人。我们收获了信任,收获了果实,也收获了快乐!

3、团结、奉献精神是一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队员们在活动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勉励的团结之心以及用真情服务社会的奉献之心与投入实践活动的热情,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富有成效的关键。

4、收获成果,再接再厉,将爱进行到底。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党委等组织单位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有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才能让爱心的力量更加强大。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村民的感谢等等,都让我们收获感动,收获欣慰。我们坚信,爱心事业不会因为实践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我们会继续努力,将爱传承!

(五)总结: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磨练了青年大学生的意志,也培养了大学生理论运用与实际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社会调查报告 篇2

**县,为四川省**市下属县。因建设**坝水电站,包括**老县城在内的大面积区域成为淹没区。作为**儿女的一份子,在此就库区变迁情况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调查主要目标有五点。1.了解水位上涨过程。2.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3.了解人文景观的变化。4.了解人们生活的变化。5.其余一些连锁反应。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为主,听取群众认识,另通过网络渠道扩宽认识面,再以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综合。

调查时间。联系上个寒假期间实地造访得到的认识,于暑假期间进行三天的实地考察(20xx年7月17日至19日),此后为不定量的时间补充完善所得。

一,水位上涨过程。

整个过程采取分期蓄水的方式,逐次提高水位。以下是三次了解或观察到的水位情况。20xx年10月12日开始蓄水,水位至县城后山山脚。20xx年2月,水位至原汽车站下方五米左右。20xx年7月,水位至汽车站上方四米。据称,下一次蓄水将再提高九米。

二,自然环境的变化。

原本为急湍激流的金沙江变得极为平静,出现“两岸连山卧平湖”的景象。原金沙江夹带大量泥沙,颜色以红黄色为主,夏秋季节的雨后最盛,冬春季节颜色稍淡。而今,江水为翠绿的一片,水愈深颜色愈深,显得极为浓郁。

高岗成为岛屿或半岛,山腰成为曲线的江岸,出现许多峡湾。**县在广大山区腹地,县城沿江呈带状分布,其后便为高山高岗,水位上涨后,县城沉睡江底,高山高岗成为天然的江堤。其风景极好,若能乘舟相游期间,甚为美妙。

沟渠成为金沙江的一部分。县内有许多的山沟,将山上积水引入江内,大沟如清凉寺沟、大桥沟、五米桥沟、冒水孔等,加上不计数的小渠,这些“两山夹水”的地域在水位上涨后,成为巨大的峡湾,虽可以视为天然的港湾,但也拉长了水岸线,使得淹没区更为广阔,沿江交通也更多曲折。

三,人文景观的变化。

千年古县沉眠江底。石砌街道、石阶等充满古韵味的景观消失,全木结构建筑群落消失,后来兴建的现代建筑也成为碎砖后消失。

许多的树木,或伐掉运走,或移植新县城。其迁树技术极差,加上气候影响,造成极多树木枯死在新县城。至于那些价值较高的古树,如高龄的黄葛树和银杏,暂不知去向。

县城后山有几座凉亭,所处位置较高,呈俯瞰县城模样,现在仍然保存完好。如望江亭、凤凰亭,以后水位上涨也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清凉寺是县内最大的佛寺,前殿为大雄宝殿,后院为观音阁,内置塑像极多,法相庄严。观音阁内,另有石狮、碑刻、竹、月季。自水位淹没此地后,其情况尚未得知。另县内金沙村有川泽庙与隐于山坡间的一座观音庙。

水位上涨后,极多地势低的坟墓被淹没。坟墓最集中的是县城后山,山上的坟墓群如往常,半山腰的许多坟墓则被淹没,也有正好悬在岸边的。有人称曾看见一棺木漂浮在江面,盘旋甚久。

水果林景观的变化。原县内广泛发展水果业,成为遍地果林的盛况。水位上涨后,地势低的椪柑林、红袍柑林、油桃林、桂圆林等都不复存在。地势较高的枇杷林、枣子林、核桃林、李子林、梨林等则得以保存。

赶集文化的变迁。未搬迁时,人们在农历逢二、五、八到县城内赶集,买或者卖,盛况已久,街道也常显得拥挤。现在大部分人搬到了新县城,留锦屏镇以原县城的位置为基准退后安置,形成以二十余栋六层楼房组成的居民区,赶集习俗仍在,只是极为萧条。

渡河文化的变迁。**县居四川,绥江县居云南,两省人民隔江相望,通婚也极多(连带的,许多小孩子就被取名字为“某云川”)。上游的金沙村与云南的新滩镇相望,下游**县城与石龙店相望,人们商贸往来、走亲访友,都依赖渡河船,故渡河船就在这段区域内运转频繁。

捕鱼文化的变化。往常江水流淌甚急,人们多爱好“安钓”和“舀鱼”,也有几家人乘着小渔船“安网”,最少见的是“扣鱼”和“撒网”。

“安钓”:以小鱼为诱饵勾在钓钩上,再把线抛出岸边十多米,将裹线的木板安放在岸上,第二天去查看是否钓到鱼。由于成本低廉,有的人自己就有几十个木板,一般人为了兴趣也就准备几个,这时江边就出现了一排排线,甚为壮观。

“舀鱼”。渔具被称为“舀子”,由两根三米左右长的竹竿为主架,两根竹竿的一端由铁丝固定在一起,又可以成一定角度旋转。已固定的那端往上半米处,用半米左右的短竹竿将两根竹竿撑开,形成倒着的字母“A”。未被铁丝固定的那端由连着渔网的线收紧一些,所以“A”字母又被勒得变形。渔网成凹型布置在字母“A”宽阔的那边。这样,人就可以右手握住铁丝固定的那端,左手持着那短竹竿,站在江边石头上,顺着江水一瓢一瓢地舀,瞧见鱼被舀了起来就竖起舀子拣鱼,如果钻进来的是大鱼,就只敢抱着舀子往岸上扔!

“安网”。所用渔网大致就是人们认识中的渔网。由于水流常常夹杂树枝、破烂塑料等东西,这时渔网就很难收拾。倒是那渔船很有意思,原来都是木头船,后来有了钢板船。由于船很小,在水面颠簸得就厉害,胆小的人是不敢乘坐的。如果老式的木渔船有缝隙渗水,就可以把丝瓜叶和熟石灰掺在一起捣烂,作为补船的材料。

出现“两岸连山卧平湖”景象后,用钓竿钓鱼的人极多。因江里被放养了价值十多万的鱼苗,所以钓鱼的人收获颇为丰富。江面还出现了许多网箱水产养殖,昔日半坏的`木船只得作为水上屋子与岸上来往的工具。

游泳文化的变化。人们在江边长大,男子多数都习于水性的,如果不会游泳,很容易被笑话。每年夏天,江边游泳的人极多,其大多数为十多岁的孩子,大人们多乐于捕鱼。事故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惹得大人们极为忧心。人们喜欢“放滩”,也就是跑到上游下水,游出离岸很远,再从下游收进来。其中善游者可以穿过激流游到对岸,也就是从四川游到了云南。水位上涨后,游泳的人极少了,因为岸边有许多漂浮的木屑、塑料垃圾。

四,人们生活的变化。

集中住宅。大部分人搬进了两个小时车程外的新县城,一部分人在老县城的地方退后安置,形成二十余栋六层楼房组成的居民区。不仅如此,部分村子(这些村子并不会被淹没)实行集中住宅的政策,单家独户的房子被铲掉,这是为了退耕护岸林的建设。总体看来,人们生活的住宅越来越集中。

行政办事。县级政府机构等都搬到了新县城,锦屏镇的安宅区设锦屏镇政府和各村办事处。

基础设施。学校方面,原县城的学校迁居新县城。银行方面,锦屏镇有农村合作社,办事效率不高,排队的人极多。水电方面,锦屏镇沿用**县城原水厂,供电依旧。

迁出的人们的景象。新县城成片的小区里,气象各有不同。比较奇特的是一些小区的绿化区被人们种上了豆子、花生、豇豆、芋头等,可见人们失去土地后对土地的渴望,小区内遂出现“见缝插针的种植业”。

民俗习惯。人们的生活面貌越来越城市化,民俗习惯也变化许多,大体上都变淡了。而楼下悠悠扬扬的二胡声,仿佛把老**的味儿带了来。

经济生活水平。搬迁的人们许多是失去的农民、失去工作的工人,所以失业与再就业成为一个问题。而新县城的商业还显得很是萧条,许多门面都处于关闭状态,新开张的店子也鲜有人光顾。

五,其余一些连锁反应。

库区蓄水后,地质被人为改变,有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也可能出现一些地质问题。如滑坡、泥石流这两种在山区容易发生的灾害,此时受水浸泡的山体是否稳定,尚待考量。所以,巩固山体的工作必不可少。

交通方面。地形的改变,使得人们不得不在山体间开辟新道路,现在新建的沿江公路是畅通的,道路也更加宽阔。再有,许多地方得新建桥梁,县内地段的地形并不很难,技术上没多大问题,通过观察山貌和路况得知。另外,交通线也有所变化,如某地到某地的实际距离有所变化,人们选择路线可以加以分析后决定。

经济结构。商业尚不兴盛,农业大幅度减少,果林业大幅度减少,渔业养殖和林业正在发展之中。

户口户籍变化。移民搬迁有多种安置方式,造成户籍变化,带来一些麻烦,如身份证与户口簿地址不一致,曾经的地名已经不复存在等。

六,补充。

在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时候,也改造和利用着人们自己,如何恰当处理其中的矛盾是关系根本的大事。人口的增长,迫使人们向自然索取更多,这就出现人地矛盾。特别是住房问题,大量的楼房拔地而起,更多的楼房正在拔地而起,还有许多买了房子的人们还未得到房子(尚在修建当中),这些现象与人们投机炒房有所联系,又涉及更多的问题。

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我们新一代青年又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思考。

社会调查报告 篇3

题目:社会公德状况调查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吉林市民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

1、环境与卫生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由此可知,吉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吉林市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吉林市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

文明交通问题也是吉林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二、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排序

从总体上看,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随地吐痰。市民最讨厌的不良行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乱扔杂物;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

三、公德实践与公德认识的比较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群众自发地、积极地向我们反映他们所遇到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是当被问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您会怎样?”时,回答结果并不不尽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会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则仅有5%的市民会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会随大流,有人出面时也出面,没人出面就不出头;33%的人因为怕打击报复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认为制止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是有关部门的事,与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数吉林人还是属于“理论上的长子,行动上的矮子”,光说不做。按照调查项目,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保证自身利益情况下会出面制止;第二类是能够为了维护社会公德,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类是不顾个人利益,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做斗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人属于第一类,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违背社会公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违背社会公德现象时有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对于违法行为来讲,我们有明确的制度来管理、制裁违法分子,但对于违反公德行为,仅仅局限于舆论谴责,对于部分不文明行为并无规定认定那些行为不文明;还有一些有规定的行为,诸如禁止随地吐痰,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遂使这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根治;相反对于乱搭乱建这样的处罚措施过于严厉,使得这些不文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不利于有关部门地查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管理措施执行不力。对于有处罚措施的,一些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职责,对于罚款低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行政不作为,使管理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3、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或设计时为使用者考虑的不周全。

(二)个人修养

1、公德意识不够。有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膀爷在大街上随意走动,许多膀爷本来觉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

2、对公对私标准不一样。“室内天堂室外垃圾场”就是这一点的典型写照。许多人将自己的家布置得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楼道里却被他们堆满杂物,犹如垃圾场。

3、公德行为不能自觉化。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

(三)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偏斜。社会的道德观不正确,金钱观过于严重,人们优点自私自利,使得社会公德淡化。

(四)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压力不够。

(五)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书面口头教育,缺乏道德实践教育,所以现在在学校那样的场所,公德执行情况也不好,校园里也充满了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些教师、家长本身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自身就有许多不道德行为。还有些家长把违反社会公德、占小便宜的错误思想当作人生哲理教给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对策

社会公德,是为社会的全体公民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准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作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其意义更为重要,作用更加广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

研究表明:道德观念的形成遵循以下的阶段性原则,第一阶段是道德的他律阶段。以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甚至是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置或惩罚,是公民社会公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环节和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道德的自律阶段。这个时期,人们逐步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评价能力,道德行为不再像第一阶段那样是外在约束的结果,而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促使人们从道德的他律阶段向道德的自律阶段转化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在社会公德教育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对青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教育青年尊重人、关心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只有相互尊重、关心和照顾,才能避免造成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建立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尤其要教育青年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军烈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

(二)在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要教育青年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坏,对整个社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社会的公共秩序良好,人们就能解除后顾之忧,整个社会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就会呈现出井然有序的局面。反之,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就不能正常进行。因此,青年人不仅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对于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要敢于制止,敢于斗争。

(三)在个人修养上,要教育青年讲究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既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表现,又是维护人们社会交往中友好和睦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就是要求青年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准则。

(四)在家庭关系上,要教育青年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的基本单位,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道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对青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必须教育青年正确对待家庭关系。

综上所述,提高社会公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和规则,使公德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当出现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时,轻则有规则可循,重则有法可依。

(二)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导向作用。毫无疑问,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同时,每个个体也是公众舆论的构成者,是舆论方向的形成者。

(三)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口号,要掌握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规律规则,遵循这些规则,采用复杂多样、灵活多变、易于为老百姓所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

(四)提高个人修养。只有在微观上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素质水平,才可能在宏观上改善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面貌。

社会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背景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事业发展的后备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其发展深受社会关注,而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各种评价使得我们迷茫,不知道这些评价是否是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文化修养素质、学习生活情况等等,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健康、人生安全问题引起热议,有人评价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简直太差了,风吹既倒;有人认为,大学生的人生安全如今受到威胁,还有财产安全、校园暴力、心理安全、性安全、校园管理、商业欺诈、自然灾害等方面,都是忧心忡忡。为了让社会让家长及时的了解实情,所以数信学院这次调查“北方民族大学学生校园安全意识”很有必要,虽然我们在调查实践中会有纰漏,但是从开始学院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等方式,很有针对性的设计了大学生各个方面的调查问卷,包括人生安全、财产安全、校园暴力、心理安全、性安全、校园管理、商业欺诈、自然灾害等方面。

二、调查前期准备

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思想道德方面应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掌握科学的安全意识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积极组建大学生安全意识研究会,同时要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大学生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学校前期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通过各种方式向大学生传达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我们将针对我校学生对安全问题的了解以及对安全知识的吸收能力和表现进行进一步调查,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安全知识,学校学院应定期开展关于安全方面的论坛讲座等,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问卷整理结果

一、人生安全

1、您觉得在校园里校车及助力车、自行车行驶速度如何()

A很快B快 C一般 D不太清楚 E慢

经调查,该题反应出我校各种车辆有大概61.11%的人认为速度还可以,说明学校对车辆行驶速度的管理很重视,但是还有大约30.56%的同学认为,我校的车辆行驶速度还是较快,希望学校在车辆的行驶速度方面在做调整,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2、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关注过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新闻或常识( )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经调查,我小学生仅仅只有26.48%左右的人经常关心与食品有关的新闻或常识,而只有55.93%的同学偶尔关心有关安全的新闻,但是还有17.41的人不关心有关安全这类的新闻或常识,也就是说,有73.34左右的人对于安全这类的新闻或尝识了解不足,学校还需要对安全这类的知识加以宣传。 3、您对学校食堂卫生最不安逸的地方是( )

A餐碟碗筷 B饭桌地面C饭堂内部处理食物过程 D饭堂人员个人卫生习惯(如戴口罩,手不干净等)

经调查,我校餐厅在卫生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我校学生对餐厅各方面的卫生都有意见,所以,学校应和餐厅协调,加强餐厅的卫生管理,尤其是对处理食物的过程。

4、当您在校园内外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您最可能采取的做法是() A向有关部门申诉B请求消费者协会协调处理 C与生产经营者协商 D自认倒霉,不采取措施

调查显示,如果我校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将有65.37%的同学会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但是还有34.63%的同学不采取任何措施,所以对增强我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大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