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在对话中发展的工作心得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于2001年9月起试行。新纲要已颁发四年了,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和实践观摩活动,我对幼教新理论和纲要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理解。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始终重视幼儿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发展,应当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1、读懂幼儿的心声,给予他们表现的舞台。
组织教学时,教材顾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首先了解教育对象的兴趣和需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语言对话活动,认真聆听并读懂幼儿的心声,这样再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启发,给予幼儿表现的舞台,最终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a.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的口语是听、学、用的过程,他们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语境。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幼儿会把他们从电视上、动画片中的一些他们不懂的词语记下来问老师,我们应当在解释的同时,给幼儿一些鼓励,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b.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同龄人都有共同语言,幼儿对同伴的谈话最感兴趣,都关注同
伴是否谈到自己,让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话,能养成幼儿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c.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比如让幼儿发言时幼儿们普遍害怕当着同伴上台讲话或上台后声音很小,甚至会吓哭,如果我们让幼儿们象平时讲话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对与错的区别,老师再适时地引导其他幼儿给予讲话者鼓励的掌声,这样,幼儿只会为没有早一点轮到自己发言而急的流泪了。
d.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任何人都很愿意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忧伤,都渴望别人重视、关爱、理解自己,比如“六一”节,也许我们认为幼儿们是快乐天使,但如果我们与幼儿们开展谈话,就会发现幼儿们其实有许多诸如爸妈工作忙,自己一个人在家不好玩等的怨言。让幼儿自己发泄自己的感情,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
e.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如果我们与幼儿平等互动,我们会发现他们很有爱心,敢于说实话,敢于批评任何不尊重事实的人(包括自己、父母、老师、同伴),我们应当给予幼儿多点鼓励,肯定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2、教育结合生活、结合自然、培养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纲要》要求教学内容有价值,让知识经验结合生活、结合自然,重视幼儿的终身学习、发展。在对话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兴趣包括喜欢探索自然现象,关爱植物、昆虫等,又特别喜欢尝试。因此我认为
幼儿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由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而幼儿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育中,我们要善于培养幼儿勇于创造的精神和主张实用型教学,重在幼儿操作、应用,在设计课程时,我们还应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性格、特长),将一个主题建为一个“小超市”,这超市中有各个领域的内容,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从而实现了幼儿的发展,达到了想要的目标。比如上“小蜜蜂”时,有的幼儿选择绘画、手工,有的对相关的音乐感兴趣,有的喜欢语言儿歌,还有的愿意外出观察它们工作并用肢体学习它们的工作等。结果他们都会认识到蜜蜂的特征、作用。一个问题,在多种思维中不是有了许多个对策吗?在许许多多类似的活动中,幼儿们知道了谁有知识?怎样获得答案(问人、查资料),这对幼儿终身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况且有很多物质材料是教师不能准备的。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给孩子留任务,让家长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学,因为家长和孩子毕竟是一对一的,更能仔细观察他们和满足他们更多的需要,同时,我相信家长也乐意为教师提供好的个别教育的经验,只有这样,我们的幼教事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